合理地利用廢鋁破碎機是再生鋁工業的主要任務,能否大限度的發掘再生資源的應用潛力也體現了再生鋁工業的發展水平。重復使用,是指保持原產品的性狀和形式,僅做少量改變后重新投入使用。由于其損失浪費少,所以這一循環方式的效益突出。但是通常情況,原來的產品可能有損傷,若沒有很好的辦法使其更新,就會限制其重復使用。其他用途使用,即回收的舊產品不再用于原來的用途,而是做其他方面使用。對于鋁來說,典型的例子是將道路汽車的輪子挪作在田間作業的農用車車輪使用。這種循環模式,需要從產品設計時做起,在原始產品設計時就考慮到 使產品具有多種用途的可能性,以利將來的循環應用。再生后原用途應用是指采用相似的生產工藝將廢舊材料再生加工后再用來制造原來的產品。這種模式要求同種類的廢舊材料的量必須很大,要盡量做到材料分類回收和集中利用,例如,飛機材料再生后仍然用于飛機制造。這種方式對再生鋁工業的管理和生產水平要求很高,是再生鋁工業的努力方向。如果不能按照材料種類分別回收和處理,回收過程不能保證材料處于良好狀態,而是材料的污染嚴重、各種材料相互摻雜、成分混淆以及再生加工技術落后等,則再生加工后的材料就難以滿足原來產品制造的要求,不得不減少等級使用,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目前,再生鋁的年產量已占原鋁產量的1/3以上。一些 發達地區原鋁與再生鋁的產量比已接近或超過1∶1。我國是生產鋁的大國,也是鋁的消費大國。鋁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從20世紀50年代,我國就開始開展使用廢鋁破碎機對廢鋁進行回收與利用。近年來,我國再生鋁的生產加工能力在迅速擴大。
目前,我國每年生產145萬噸再生鋁,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再生鋁生產國。而我國國內廢鋁年回收量在60萬噸左右,每年還需要進口60萬~70萬噸的廢鋁(包括其他含鋁廢料)來維持國內再生鋁生產的需要,已經成為全球很大的廢舊鋁的進口 國。據估計,國內廢舊鋁的回收率在90%左右,是鋁回收量很高的地區之一。傳統的鋁工業主要是以礦產資源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原鋁生產與加工的工業。隨著以廢舊鋁的收集、處理、熔煉和再生加工等構成的再生鋁工業的逐漸發展,現代鋁工業的基本格局發生了變化。表明了現代鋁工業的基本格局。可以看到,現代鋁工業是由原鋁工業與再生鋁工業兩個支柱共同支撐起來的。自然資源與再生資源構成了這兩部分鋁工業的基礎。兩者在現代鋁工業中所占比重隨著經濟發展而變化,它們依賴的基礎與生產模式都有根本區別。原生鋁工業的基礎是自然界的礦產資源,采用傳統的生產加工方法來獲得金屬鋁,其生產過程伴隨著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而再生鋁工業所依賴的原料消耗來自社會廢棄物質,這些原料的性態接近原生鋁工業的產品。因此,在資源→原材料→產品加工→應用消費的大流程中,再生鋁工業的產業鏈要比原生鋁工業的產業鏈短得多,這一點顯而易見。其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也要少得多,也減輕了對環境造成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