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回收處理經濟作為一個學術性概念,被用來從物質流角度闡釋經濟活動與環境問題之間的關系。廢鋼回收處理經濟被認為是“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也即是指:在生產過程中,讓一個部門產出的廢棄物成為另一個部門的輸入。“廢鋼回收處理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使用廢鋼破碎機設備為基礎,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廢鋼回收處理經濟模式中物質的流動突破了傳統產業發展中的“資源—產品—廢棄物”單向線性增長,表現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循環過程,因此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被控制在更小的范圍內,物質循環過程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基本原則,實現了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統一。“減量化”作為廢鋼回收處理經濟的法則,也被稱為減物質化,屬于輸入階段的物質控制。它是指在生產和服務過程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遵從自然生態規律,化解人類需求的無限性與資源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維持生態平衡。
“再利用”屬于過程管理,是指資源在生產過程和使用過程中被多次翻新或再制造。其目的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減少生產和消費中廢棄物的產生,防止過早的成為垃圾。“再循環”屬于產品周期管理,是指物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被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變廢為寶、化害為利,達到減少自然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在“再循環”思想下,生產者的責任除了產品生產外,還包括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和處理。“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在“廢鋼回收處理經濟”中是有優先順序的,它們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順序加以排列。“廢鋼回收處理經濟”首先強調減少資源消耗和減少廢物產生,這是“再利用—再循環”的前提和基礎。其次是對于源頭不能削減的污染物進行回收利用,使其回到經濟循環中去。“再利用—再循環”的實施,又反過來促進了“減量化”,特別是廢棄物產生的減量化。只有那些無法避免的廢棄物才會被進行無害化處置。從排放廢棄物到凈化廢棄物,再到利用廢棄物,實現從利用廢棄物到減少廢棄物這一循環過程,是人類在工業化過程中處理環境與發展問題上的進步,是可持續生產質的飛躍。